用儲蓄險壯大資產行不行?很多人不喜歡儲蓄險,認為放大荷包的效益不彰,但佑佑認為,不管黑貓、白貓,「能存錢的工具都是好工具」!佑佑有一個朋友就主要靠儲蓄險理財,而且透過規畫和執行,現在才31歲的他,已經做到預計在35歲時,保單平均每個月可幫他加薪1萬2,000元。來分享他的方式給大家。

洪子勛,過去多以「信用卡達人」的身分在媒體上曝光,但他不僅在信用卡領域善於整理、規畫,在理財方面,也是非常早就開始按部就班地執行。


1ad95668-fc70-23a7-be30-10785d14ec57.jpg

簡單說一下他的故事。1990年出生,大學時期,父母親給他每個月6,000元的零用錢,但也要求他定期定額買基金,所以子勛從大一開始,每個月便穩定存3,000元至基金帳戶中,畢業後,加上學生時期打工的儲蓄等,資產約已累積至35萬元。

開始工作後,他知道眼下應先累積資產,所以便規畫以最穩健的保險來強迫自己儲蓄,「不需要太多顧慮,只要規畫好、投入執行到結束,就可以領到當時所預期的金額。」子勛說。

一開始,他選擇以台幣及美元複利滾存的商品為主,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「儲蓄險」。後續,因為考量自己喜歡出國旅遊,因此除了複利滾存的商品外,他也開始投入一些美元的還本型儲蓄險,利用定期拿回的「生存還本金」出國。

有一點類似:強迫儲蓄、達標,然後拿回利息犒賞自己的模式。你可能會想,就是錢很多,買儲蓄險而已啊?NO!NO!NO!佑佑分析給你聽,子勛的做法其實邏輯是這樣:

 

第1號桶—滿足安全感和底氣

透過強迫儲蓄,讓第一桶金慢慢累積且長期穩健增加,這樣就能對於金錢有安全感,生活也有底氣,因為你知道,只要按部就班,就能有預料中的資產可以運用。

第2號桶—提升生活品質

先滿足基本的儲蓄,下一步,便是提升生活品質,利用本金提供的利息或收益,來滿足自己的「想要」。以子勛來說,他就是利用這筆錢旅遊。

第3號桶—挑戰累積更豐厚的資產

第1號、2號桶的運作上軌道後,子勛也開始比較大膽地嘗試投入股市,希望能加速資產放大的效率。但能夠放心前進股市的前提,是他選擇利用多餘的資金來進行投資,也就是說,萬一衰爆,投入股市的資產歸零,他還有前面2桶金可以運用,加薪計畫並不受影響。

 

累積資產的方式很多種,有些不見得適合你,以子勛的方式來說,先苦後甘,初期確實需要投入較多的本金,現在他手上有12張儲蓄型保單、近3年每年平均保費逾40萬元。不過這是他了解自己的需求、能力後,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金融商品。

對他來說,只要持續努力工作,穩定地將保費繳完,到了35歲、甚至退休時,這些保單就可提供穩定地現金流,且從投入到動用,風險都很低。從了解自己,到規畫、執行,子勛的「3個桶子」循序漸進,大家可以參考「先求保守累積、再求積極挑戰」的步驟來累積資產,而且不見得要利用儲蓄險,記得,能存錢的工具都是好工具!

 

 

作者:林帝佑

2021.10

佑佑努力記/理財專欄-Smart自學網

https://reurl.cc/bnYvVo

arrow
arrow

    佑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