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有一次看到臉書上,某個朋友Po出了幾張照片,照片上有很多條牛仔褲、黑色內搭褲折疊放在一起,一時搞不清楚他想要表達什麼?仔細一看,原來他在整理他的衣櫥,並將「斷、捨、離」的成果分享給大家。
這位朋友,光是黑色內搭褲就有十幾件,當然,長短、厚薄、有沒有圖案…等,你都可以選擇擁有,這是每個人的自由,況且衣櫥是自己的,想塞滿就塞滿,不關別人的事,但如果你想變有錢,千萬、千萬不能這麼想!
還記得有一次看到臉書上,某個朋友Po出了幾張照片,照片上有很多條牛仔褲、黑色內搭褲折疊放在一起,一時搞不清楚他想要表達什麼?仔細一看,原來他在整理他的衣櫥,並將「斷、捨、離」的成果分享給大家。
這位朋友,光是黑色內搭褲就有十幾件,當然,長短、厚薄、有沒有圖案…等,你都可以選擇擁有,這是每個人的自由,況且衣櫥是自己的,想塞滿就塞滿,不關別人的事,但如果你想變有錢,千萬、千萬不能這麼想!
雙北市在4月推出了公共運輸定期票,每個月1,280元坐到飽!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評估要不要辦理,因為一口價感覺很划算,可以無限制地搭乘雙北市捷運和公車。但是,這就跟吃到飽的迷思一樣,你明明食量很小,吃個幾樣東西就會飽了,外面單點買一買可能只要花個300元、400元,卻選擇去吃吃到飽的餐廳,花了599元還以為省了錢!
7月的第1天,我和朋友一起去看了WWE(沒錯,就是摔角,我是宅女啊),上次WWE來台灣打表演賽已經是5年前了,機會難得,原以為會爆棚超多人,沒想到,我環視一圈,發現座位分布也是充滿經濟學啊。(謎之聲:你不能好好看比賽就好嗎!)
大家一定都知道,從舞台為中心到外圈、2樓甚至到遠得要命王國,離舞台愈遠的票因為視野愈差而愈便宜,有趣的是,明顯坐滿人的區域只有最貴的(可以看到選手抬頭紋)第一特區還有樓上的遠得要命王國,也就是票價最貴和最便宜的兩個極端區域,中間票價的區域反而一堆空位。這不是M型化經濟的寫照,什麼才是?
新聞照片中,只見到捷運車廂內散落著乘客的包包、雜物甚至還有鞋子,根據網友還原現場狀況,先是聽到前面乘客尖叫、接著看到大家往後暴衝,原本以為是砍殺事件,沒想到,事後調查,兇手是一隻老鼠!
我想,我們不在現場,不應該去批評現場的人反應為什麼這麼大,畢竟曾經發生過可怕的事件,加上氣氛是會感染的,所以,佑佑要是在現場,可能也是躲在某人的背後發抖(其實老鼠也很可怕耶XD)。
看不懂的錢不要賺!2017年上半年,「比特幣(bitcoin)」從1,000美元(約合新台幣3萬614元)起漲,短短幾個月的時間,年底漲幅最高近20倍,來到1萬9,892美元(約合新台幣60萬8,970元),不少人因此致富,「虛擬貨幣」、「比特幣」、「區塊鏈」、「挖礦」等詞彙也成了時下最夯的名詞。
錢,人人想賺,也讓那些心懷不軌的傢伙有機可趁。今年6月底,新聞消息指出,有集團利用比特幣詐騙會員,宣稱比特幣每天都會增值,1年後可以拿回倍數的報酬,有上千人信以為真,詐騙集團的不法所得竟高達15億元,是有史以來最大宗的詐騙案。
最近房市交易回暖的訊息不斷,佑佑身邊不少朋友都很擔心,因為房價雖然下跌了3年多,但一般受薪階級仍然覺得負擔很重,所以遲遲未出手買房,心中期望著房價繼續修正。但市場一直有一句話說「量先價行」,很多想買房的無殼蝸牛開始擔心房價是不是要跟著交易量反彈了呢?
不管任何商品的價格,想要反彈,第一件事是要先落底,先落底才能談反彈這件事,但是落底後的狀況,有可能是「ㄩ」型、可能是「V」型、甚至是「L」型。目前業界普遍的看法是「L」型,也就是房價落底之後在底部盤整非常長的一段期間。
「買債券絕對不會賠錢!」聽到朋友這麼說,真的是嚇死寶寶了!搞錯,真是嚇死佑佑了!朋友如此語出驚人到底哪來的自信?原來,他根本沒搞清楚債券是什麼?為什麼又會有這麼高的配息?且讓我來白話文解釋給大家聽。
股債、股債,大家常常聽到這兩項商品,指的是「股票」和「債券」,都是屬於有價證券。多數人都知道股票上上下下,一不小心就會套牢,卻以為債券不會賠錢,可以隨便買、穩穩賺,但!事實不是這樣der~
你有聽過「殖利率」這個詞嗎?每年5、6月迎來除權息的旺季,好多人都在討論某某股票的殖利率有多高、可以帶來多少現金流等等,但是投資人要注意,千萬不要因為殖利率好高、好高就跳進去買,小心賺了股息、賠了價差!
殖利率是什麼呢?讓佑佑從頭解釋給你聽。假設A公司2017年的每股稅後盈餘(EPS)為5元,2018年除權息時,A公司決定將2017年的獲利全數發放給股東,每股配發現金股利5元,也就是每持有A公司的股票1股就可以拿到5元的現金、1張(1000股)就可以拿到5,000元(此處皆不計匯費等成本)。
存股族最期待的一年一度股東會旺季到嘍!根據《公司法》規定,股東常會應於每會計年度終了後6個月內召開,也就是說,2017年會計年度終了,公司必須於2018年6月底之前召開股東會,且須在會議前30日通知股東。
先來談談股東常會在做些什麼呢?公司會報告及承認前一會計年度的營業事項、財務報表、盈餘分配等,對於存股族最重要的就是股利政策了!股東會上會決定盈餘的分配金額、發放日期等,這可是攸關投資人的重要事件!
2017年,證交所與櫃買中心都公告了新的規定,分別要求上市公司及上櫃公司每年至少召開一次「法說會」,這對投資人來說是個好消息,因為增加了與公司接觸的管道,就更能了解公司到底在做些什麼?未來的展望又如何?
法說會其實是「法人說明會」的簡稱,一般來說,參加者都是「法人」,也就是外資、投信、自營商等等,但實際上,法說會並沒有限制參加者的身分,即便不是股東、不是法人,只要依證交所或櫃買中心規定辦理的法說會,一般人都可以參加。有些公司甚至會有「線上法人說明會」或是「直播」供無法到場的投資人參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