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工業住宅」爭議不斷,知名的YouTuber阿滴擁有近300萬訂閱數,日前代言工業住宅,被各界議論,讓工業住宅的問題再次浮上檯面。
- Jul 04 Mon 2022 19:00
買工業住宅有5大風險,難貸款、轉手不易,房價修正更驚人
- Jul 04 Mon 2022 18:51
ETF除了存股領息外還可以怎麼做?簡單3步驟,輕鬆搶賺除息缺口
投資ETF,想不想要每年多賺3%、5%?其實有一個簡單方法!那就是:除息當天買進!只要是會穩穩填息的ETF都可以這樣做。因為ETF跟個股一樣,只要除息,從技術線圖上來看,除息當天的K棒與前一個交易日的K棒之間都會有一個「除息缺口」。
除息之後,只要那檔ETF屬於穩健向上的標的,那麼就會慢慢的「填息」,股價會回到除息前一天的價位。舉例來說,元大高股息(0056)在2021年10月22日除息,除息前一天的收盤價是32.4元,除息1.8元,隔天的除息參考價是30.6元。
- Jun 21 Tue 2022 19:19
升息!房貸差多少?用這數字30秒算出來
很多人申辦房貸,以為貸款下來了,之後每個月還款金額「就那樣」,甚至2011年以來,利息不是沒變、就是下降,每月還款金額還愈來愈少。殊不知,今年截至6月,台灣已經升息了2次,第1次提高1碼、第2次提高半碼,共提升了0.375個百分點,貸款人才發現「原來每個月房貸會變多!」
根據央行公告五大銀行平均新承做放款利率,2021年9月為1.346%,是1994年以來的最低紀錄,時間還不到1年,超低利率已經掰掰了!
- Jun 17 Fri 2022 20:44
該參加除息嗎?用股利打造被動收入+合法節稅
最近大家應該報稅有感…除了荷包失血,不知道,你有沒有遇到那種嘴上囔囔著「唉唷!我繳了多少稅金,荷包好痛啊!」這種人,通常大半數是表面喊窮、實則炫耀高收入(丟筆)。
下次遇到這種人,記得偷偷笑一下他們傻!因為佑佑在業界打滾的這些年發現,真正聰明的人會想辦法替自己合法節稅!怎麼做呢?最簡單的─佑佑自己也在執行的就是─領股息,靠股利節稅!
- Jun 01 Wed 2022 15:20
近3年報酬率都超過20%!ETF孿生兄弟0050、006208怎麼選?差別只在「1個地方」
- May 31 Tue 2022 21:21
ETF也一樣!留意高殖利率背後的3狀況
殖利率好高,好棒棒?別傻了!當心賺了股息,卻賠了價差!每年的第2季,各個公司會陸續召開股東大會、宣布股息,但今年的氛圍很不一樣。
過去幾年,股市大多頭,從月線來看,2017年5月大盤再次站上萬點以後,截至2022年5月,這5年多來,只有5個月的月線收在萬點以下,尤其2020年3月因為疫情恐慌引起股災後,全球央行聯手撒錢,讓台股更是直奔萬八。
- May 31 Tue 2022 21:12
定期定額投資ETF 為何每次扣款都不足額?
定期定額買ETF,每次預計扣款5,000元,為什麼老是扣奇怪的數字,而不是整數?相信剛開始定期定額的人一定覺得奇怪,是不是券商哪裡搞錯了?當然不是!
買基金跟買ETF不太一樣,大家有沒有發現,基金的單位數會有小數點的「零頭」,譬如佑佑的某檔基金有「845.3個單位數」。但ETF跟股票一樣,雖然有「零股」,但這邊是指未滿1張,也就是未滿1,000股的部分,並不會像基金一樣出現小數點的零頭。所以,在執行ETF或是個股的定期定額時,自然很難剛好買到3,000元、5,000元這種整數。
- May 31 Tue 2022 15:34
除權息旺季來臨,零股股東能領紀念品嗎?該怎麼領?4種紀念品領法與流程一手掌握
對存股族來說,除了股息,每一年的股東會紀念品也是另一個值得期待的小確幸!像是中鋼(2002)近年來的紀念品討論度都很高,還有大魯閣(1432)今年發放700元消費抵用券等...,都引起網友一陣熱烈討論!但是,股東會紀念品到底誰可以領?怎麼領呢?
並不是所有股東都可以領喔!得要在「關鍵日期」之前買進的股東才可以,關鍵日期是指「最後過戶日」。
- May 10 Tue 2022 18:47
千萬別被高薪低報!當心退休金縮水
勞保、勞退可不要被低報啦!很多人努力的存退休金,只顧著埋頭苦存,卻忽略了退休金的來源其實有3個,以一般人來說,就是社會保險中的勞保、職業退休金
勞退,以及自己準備的退休理財。雖然自己準備的那份退休理財最重要,但如果你留意勞保、勞退的權益,或許可以幫你降低一點負擔。怎麼說呢?佑佑先分享一個故事。
- Apr 30 Sat 2022 18:35
ETF定期定額方案整理 手續費1元的券商有這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