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人生是一場遊戲,你有2個重要任務:必須要存到1,000萬元、要用力玩耍100次,你會怎麼安排順序?我的建議是,別急著吃棉花糖,但也不要把所有棉花糖留到最後。
先吃棉花糖,可能最後沒糖吃!
對我來說,較理想的方式是:先認真賺錢,然後拿去「買資產」,接著靠資產的配息或增值,再拿去吃喝玩樂,這樣你就只要存1,000萬元,2個任務都可以達成。如果順序反過來呢?因為吃喝玩樂要花錢,所以你要先存吃喝玩樂的費用,花光光,接著再存另一個1,000萬元來達成任務。
舉個例子。我的某位朋友在還沒存到一桶金時,他就利用車貸買了汽車,而後每個月需要繳納超過萬元的貸款,佔據他當時月薪的3分之1,買了車之後,扣除每個月的花銷,他變得完全沒辦法存錢,資產永遠停滯在「不到一桶金」,這就是先吃喝玩樂、後存錢的窘境,有時甚至無法前進。
我建議他,請他的家人用房屋增貸,先還清車貸,然後由他繳納房貸,這樣可以降低貸款利率、同時也降低每個月的還款金額,以便讓自己有存錢的餘裕。這樣調整之後,他的資產終於有所成長。
事隔多年,他最近想換車,我們又聊起這件事,於是方案變成「用資產,養車貸」,也就是持續擴大資產,當每個月的孳息足以負擔大部分的車貸時,再換車,這樣想來,是不是覺得輕鬆多了?等於做到不急著吃棉花糖,但也不至於完全吃不到,而是有計畫的吃,甚至讓棉花糖有機會源源不絕。
有節制的享樂,讓資產有機會自己養自己
畢竟,回歸到現實面,人生不可能只有一直賺錢、存錢,「明天和意外,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會先到」,搞不好省吃儉用到最後,通通變成遺產。所以在累積資產的過程中,適度玩耍或享受也是很必須的事情,但切記「適度」2字。有節制的享樂,你可以把它當作犒賞,這樣存錢會更有動力,同時避免意外先到,萬一都沒玩耍就去天堂作客,太冤啦!
要怎麼有節制的享樂?當然是明確化你的目標,譬如資產累積到多少萬元,可以送自己一個價值多少萬元的禮物,這個禮物可以是安排一段旅程、或是一台PS5;或是你可以像上述的案例,當資產每個月孳息超過多少時,可以做些什麼。但重點是這個犒賞、事件,必須是真正讓你快樂的事情。
此外,也記得,想要放大資產,複利效果是很關鍵的一環,當你還在累積的前期,縱然有孳息,仍應部分再投入,讓資產養大自己,這樣也能更快達成存錢的重要任務。
作者 林帝佑
佑佑努力記/理財專欄-奇摩
2025.2
https://reurl.cc/p9e9XZ