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理財專欄 (240)
- Dec 24 Mon 2018 17:15
除了存錢、花錢 還要教育孩子這個東西!
- Dec 24 Mon 2018 17:08
「有沒有定期拿零用錢」 孩子的理財表現居然…
「風箏逆風才會飛,但抓太緊,一樣會斷掉!」這句話,是佑佑在12月中參加記者會時,聽到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薛明玲在活動致詞時所說的。他用風箏來比喻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應適度放手」。
這讓我想起前陣子看到的影片,內容是一隻小鳥在地上走,走著走著,在牠前方出現一隻蟲,我以為下一秒是鳥吃蟲的畫面,但只見小鳥張大嘴巴,呀呀地叫著,而蟲,只是持續在地上爬行。
- Dec 01 Sat 2018 18:00
股災推手?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,為什麼會引發股市下修?
前陣子看到「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,引發股市下修」的新聞,疑?到底兩者的關聯性為何?為什麼公債殖利率上升、股市會下修呢?
先替大家簡單說明,何謂「公債」?何謂「殖利率」?所謂的公債,其實就是政府發行的「債券」,而債券簡單理解就是「借條」,由債務人承諾在債券到期的時候,向債券持有人,也就是債權人支付債券上的金額,且在債券到期日之前,通常會以特定的利率計算借款期間的利息給債權人。
- Nov 30 Fri 2018 11:30
投資想比別人早一步? 善用關鍵字「Then?」
「Then?」最近心中一直出現這個英文單字,因為事情是這樣的…相信美中貿易戰的新聞大家都聽膩了,但這個消息出來,有多少人因此賺到錢呢?很多人聽到消息,心中就是:「喔!貿易戰啊?」然後少了一個很重要的動作,那就是問自己「Then?」。
因為貿易戰的關係,不少原先在中國設廠的廠商決定離開中國,於是開始在中國大陸地區以外的地方找尋土地,打算重新建廠,佑佑發現,最近台灣工業區土地、甚至東南亞國家的工業用地都相當熱門。
- Nov 30 Fri 2018 11:27
想保本並放大資產 請做這4件事
2018年下半年,台股上上下下,也因此聽到好多人從台股畢業,而且不只原本的本金賠光,甚至因為舉債投資還背上負債,這樣的投資方式也未免太辛苦了吧?
佑佑在財經媒體工作了幾年,時常有機會聽到一些投資達人的故事,有不少人的狀況都是跌落谷底或甚至破產過幾次,然後從中學習到一些Know-how,接著慢慢修正才有了今天在報章雜誌上,我們看到那些令人欣羨的成果。
- Nov 01 Thu 2018 18:00
小孩也能存股?》每年壓歲錢買1張0056,18年後幫孩子存到一桶金!
以前覺得「7年級後段班」,好像還是一個很年輕的歲數,但最近辦公室來了一批新同事每個都是8年級生……,咳咳,是這樣的,佑佑的年紀呢,身邊開始有一些朋友結婚、懷孕,尤其最近,本人最美的女性朋友懷孕了(她逼我寫的),她連忙來問我,「要怎麼幫小孩理財呢?」
雖然佑佑沒有小孩,但我以前還真的想過這個問題。小時候,我收到的紅包統統放在銀行的活期存款裡,那個時候的活存利息我已經忘記是多少了,但從中央銀行公布的資料發現,2001年1月台灣銀行公告的利率為3.75%,而根據證交所公布,那個時間,台股上市公司的殖利率為4.33%,兩者相差僅有0.58個百分點。
- Oct 22 Mon 2018 13:42
省錢關鍵 從固定支出開始砍!
其實,佑佑最近因為租屋的事情非常、非常地苦惱,因為室友決定搬家,我得一個人扛下房租,但偏偏呢,現在的租金對佑佑的薪水來說,正處於一個不上、不下的狀況,一個人付很吃重,但不至於付不出來,兩個人付算輕鬆,而且居住品質非常好。為了這件事,我大概長了101根白頭髮(哭)。
「解決的方法,永遠比問題多」,確實,這件事有很多個解決方案,譬如,把自己當成青蛙,用溫水慢慢煮,反正房租付得出來就繼續住吧!或者,搬離現在的租屋處,找一個租金可能便宜3成,但居住品質下降5成的地方;又或者,乾脆放棄租屋,回家當個媽寶,但通勤時間是個煩人的問題(因為佑佑家離工作地點通車約1小時,加上我本人是個暈車小天后)。
- Oct 22 Mon 2018 13:40
錢不髒 髒的是你的歧視!
家家有本難念的經!Eason跟Maggie交往快2年,感情穩定,小倆口也有意結婚,但Eason卻一直沒有帶女朋友回家,因為Eason的父母親反對他們的交往,而反對的原因竟是因為Maggie的職業為按摩師!
而我的閨蜜,職業是業務,每天開車在不同客戶間東奔西跑,有一天,她和她的老公吵架,沒想到,公婆在一旁沒有幫忙和解,還搧風點火的說:「妳每天在外面跑來跑去,誰知道妳在幹嘛?」甚至隱射她賣弄姿色換業績,嫌棄她賺的錢不乾淨!當然,那是家務事,不論誰對、誰錯,外人都不應該批評或評斷到底發生了什麼事。
- Sep 28 Fri 2018 14:47
不傷和氣!出去玩花費怎麼分攤?
大雄和小夫2人一起出遊,但不想每次共同消費時都要掏零錢,在店家面前1元、2元地斤斤計較,於是這次大雄先出、下次換小夫出,兩人打算最後再來平均分攤。最後,大雄出了150元、250元、60元,小夫出了700元,請問結算後到底是誰要給誰錢?而每人平均花了多少錢?
以上是初階題,答案是大雄要給小夫120元,而兩人各自平均花了580元。
- Sep 28 Fri 2018 14:41
從實用主義角度出發 省錢更easy
佑佑非常熱愛旅遊,記得2009年,在我研究所第一次出國後,我就許下了「每年都要出國玩一次」的願望,這個願望許下迄今,已經著著實實地實現到了第十個年頭!天啊!算下來好有紀念性喔喔喔!
而2018年,我的探險地點是德國。會選擇德國,是因為我有一個台灣朋友Y在德國念書,她在德國已經待了3年多,我們相約見面,不過那是在我旅行的後半場。
- Sep 01 Sat 2018 18:00
花錢的地方正是省錢的機會 這樣做幫自己加薪!
獻給想要多一份收入的你!
佑佑最近翻到一本書─《立刻幫自己加薪》,是一位日本作家小山龍央的著作,在全民皆想變身「斜槓青年」的世代,這本書很吸引人的目光。但,現實層面的狀況是,一般人光本業就忙得要死要活,真正有能力、又能執行「斜槓」的人並不多。
- Sep 01 Sat 2018 18:00
不在乎波動、不追高、不殺低,「佛系理財術」3招駕馭金融市場波動
近期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,今年很多投資人的投資筆記都是同一套劇本:上半年賺錢賺飽飽,但第2季開始,不僅獲利慢慢吐回去,甚至到了現在,還賠上部份本金⋯⋯。
有業者建議,在市場變化劇烈的現在,投資人應抱持「佛系理財」策略。所謂佛系理財,簡單說,就是不在乎市場波動,不追高、不殺低(阿彌陀佛、雙手合十),利用定期定額的方式累積財富。
- Aug 23 Thu 2018 13:54
家庭理財模式多 但這樣東西不可少
對不起!因為這篇文章的開頭有點色色的…「開房間的錢要算生活開銷嗎?」佑佑有一個已婚的朋友非常可愛,自從佑佑的書問世之後(書名是:《佑佑努力記-3年從零存款到百萬(硬要打廣告XDD)),她便時時跟我討論理財問題,有一天,她跑來問我「開房間的錢要算生活開銷嗎?」
這當然沒有標準答案,因為每對夫妻的情趣不同(?),講錯,是理財模式不同,端看夫妻雙方對於理財和金錢觀念的磨合狀況如何,一般來說,我們常見的有4種模式:
- Aug 23 Thu 2018 13:51
3步驟打造會存錢的家 整理、分類、斷捨離
還記得有一次看到臉書上,某個朋友Po出了幾張照片,照片上有很多條牛仔褲、黑色內搭褲折疊放在一起,一時搞不清楚他想要表達什麼?仔細一看,原來他在整理他的衣櫥,並將「斷、捨、離」的成果分享給大家。
這位朋友,光是黑色內搭褲就有十幾件,當然,長短、厚薄、有沒有圖案…等,你都可以選擇擁有,這是每個人的自由,況且衣櫥是自己的,想塞滿就塞滿,不關別人的事,但如果你想變有錢,千萬、千萬不能這麼想!
- Aug 01 Wed 2018 18:00
比票卡查詢機還快! 4步驟評估該不該買1280月票
雙北市在4月推出了公共運輸定期票,每個月1,280元坐到飽!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評估要不要辦理,因為一口價感覺很划算,可以無限制地搭乘雙北市捷運和公車。但是,這就跟吃到飽的迷思一樣,你明明食量很小,吃個幾樣東西就會飽了,外面單點買一買可能只要花個300元、400元,卻選擇去吃吃到飽的餐廳,花了599元還以為省了錢!
- Jul 09 Mon 2018 12:47
職場沒願景? 請讓自己變成「H型人才」
7月的第1天,我和朋友一起去看了WWE(沒錯,就是摔角,我是宅女啊),上次WWE來台灣打表演賽已經是5年前了,機會難得,原以為會爆棚超多人,沒想到,我環視一圈,發現座位分布也是充滿經濟學啊。(謎之聲:你不能好好看比賽就好嗎!)
大家一定都知道,從舞台為中心到外圈、2樓甚至到遠得要命王國,離舞台愈遠的票因為視野愈差而愈便宜,有趣的是,明顯坐滿人的區域只有最貴的(可以看到選手抬頭紋)第一特區還有樓上的遠得要命王國,也就是票價最貴和最便宜的兩個極端區域,中間票價的區域反而一堆空位。這不是M型化經濟的寫照,什麼才是?
- Jul 09 Mon 2018 12:44
恐慌是一種武器 但它也可以被交易!
新聞照片中,只見到捷運車廂內散落著乘客的包包、雜物甚至還有鞋子,根據網友還原現場狀況,先是聽到前面乘客尖叫、接著看到大家往後暴衝,原本以為是砍殺事件,沒想到,事後調查,兇手是一隻老鼠!
我想,我們不在現場,不應該去批評現場的人反應為什麼這麼大,畢竟曾經發生過可怕的事件,加上氣氛是會感染的,所以,佑佑要是在現場,可能也是躲在某人的背後發抖(其實老鼠也很可怕耶XD)。
- Jul 01 Sun 2018 18:00
看不懂的錢不要賺! 虛擬貨幣募資有81%是詐騙
看不懂的錢不要賺!2017年上半年,「比特幣(bitcoin)」從1,000美元(約合新台幣3萬614元)起漲,短短幾個月的時間,年底漲幅最高近20倍,來到1萬9,892美元(約合新台幣60萬8,970元),不少人因此致富,「虛擬貨幣」、「比特幣」、「區塊鏈」、「挖礦」等詞彙也成了時下最夯的名詞。
錢,人人想賺,也讓那些心懷不軌的傢伙有機可趁。今年6月底,新聞消息指出,有集團利用比特幣詐騙會員,宣稱比特幣每天都會增值,1年後可以拿回倍數的報酬,有上千人信以為真,詐騙集團的不法所得竟高達15億元,是有史以來最大宗的詐騙案。
- Jun 01 Fri 2018 13:00
釐清債券真面目 小心高利率換倒債
「買債券絕對不會賠錢!」聽到朋友這麼說,真的是嚇死寶寶了!搞錯,真是嚇死佑佑了!朋友如此語出驚人到底哪來的自信?原來,他根本沒搞清楚債券是什麼?為什麼又會有這麼高的配息?且讓我來白話文解釋給大家聽。
股債、股債,大家常常聽到這兩項商品,指的是「股票」和「債券」,都是屬於有價證券。多數人都知道股票上上下下,一不小心就會套牢,卻以為債券不會賠錢,可以隨便買、穩穩賺,但!事實不是這樣der~
- Jun 01 Fri 2018 11:37
殖利率好高好棒棒?小心有陷阱
你有聽過「殖利率」這個詞嗎?每年5、6月迎來除權息的旺季,好多人都在討論某某股票的殖利率有多高、可以帶來多少現金流等等,但是投資人要注意,千萬不要因為殖利率好高、好高就跳進去買,小心賺了股息、賠了價差!
殖利率是什麼呢?讓佑佑從頭解釋給你聽。假設A公司2017年的每股稅後盈餘(EPS)為5元,2018年除權息時,A公司決定將2017年的獲利全數發放給股東,每股配發現金股利5元,也就是每持有A公司的股票1股就可以拿到5元的現金、1張(1000股)就可以拿到5,000元(此處皆不計匯費等成本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