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股息ETF元大高股息(0056)、國泰永續高股息(00878)漲這麼多,到底要不要賣?先說佑佑自己的答案,賣啊!想賣就賣,但是要有策略性地賣!我自己的做法是「保留至少2分之1的部位,剩下的一半慢慢丟」。
0056它從今年開盤的25.28元,到7月27日收盤漲到36.1元,光是價差就漲了42.8%,期間還配息過1元;而00878從年初的16.15元漲到22.18元,價差成長37.3%,期間配息2次共0.54元。
高股息ETF元大高股息(0056)、國泰永續高股息(00878)漲這麼多,到底要不要賣?先說佑佑自己的答案,賣啊!想賣就賣,但是要有策略性地賣!我自己的做法是「保留至少2分之1的部位,剩下的一半慢慢丟」。
0056它從今年開盤的25.28元,到7月27日收盤漲到36.1元,光是價差就漲了42.8%,期間還配息過1元;而00878從年初的16.15元漲到22.18元,價差成長37.3%,期間配息2次共0.54元。
「活在當下」跟「長期投資」是互相違背的嗎?那天,我聽Podcast聽到這個問題,提問的人,似乎認為「活在當下」跟「長期投資」都是我們常常用以作為準則的生活標語,但有限的薪水,若想要全然地活在當下,就沒辦法長期投資,想要好好地投資,好像就沒辦法盡興地活在當下。
但是我認為,這個問題的答案,兩者其實並不相違背。
6月台股大好,市場又突然熱騰騰了起來!交易量也開始出現單日3,000億元以上的規模,這個時候,看到利多的新聞,就可以跳進去買嗎?No!千萬別這樣!佑佑最近跟朋友聊天,他問我說「有一間清潔公司,新聞寫說,下半年營收會有新動能,好像不錯?」
我一開始想「對耶!因為疫情關係,大家重視環境清潔、消毒等,而且我也聽過朋友因為上班很忙,懶得打掃,所以每周會固定聘請清潔人員協助打理居家環境,或許是一個很穩定的行業,」所以我就開始研究這間公司的財報。
這幾年,ETF發行的檔數愈來愈多,而且為了因應台灣人「愛息」的美德,新發行的ETF配息頻率也愈來愈多元,從以前的年配,到現在有半年配、季配、雙月配、月配,讓投資人可以在現金流上做出更好的規畫。
而且,目前的時機相當不錯,以前想要比較高的殖利率,多半只能看個股或高股息ETF,但歷經了去年聯準會的強力升息,債券價格大跌,所以現在債券ETF的殖利率相當不錯,公司債幾乎都有5%以上的水準。
元大高股息(0056)自2007年成立以來,已經度過了16個年頭,是台灣元老級的高股息ETF,這次,在5月底宣布將從「年配息」改為「季配息」,可以說是重量級的改變,影響台灣逾90萬位股民!
除了年配息變成季配息,0056同時也納入了「收益平準金」,未來將在每年的1月、4月、7月、10月除息。而今年7月是0056改為50檔成分股、調整為季配息後的首次除息,相信大家一定很期待,也很多疑問,讓佑佑來幫大家稍稍整理一下。
「理財之前先理債」,隨著升息,我覺得這句話更顯重要,因為貧富差距,恐怕會愈演愈烈!那天和朋友閒聊,她提到,升息導致她的每個月房貸繳付金額變多,「但有錢人借更多,他們的利息錢不就要還很多?」朋友天真地發問。別傻啦!殘酷的事實是─升息,對小資族影響更大!
大家還記得多年前頂新魏家買帝寶,因為貸款金額為99%,被很多人戲稱「鮭魚返鄉」變「鮭魚炒房」嗎?結果,魏家迅速還清數億元的貸款。
想辦法創造價值!前陣子,佑佑跟法律專家李季鴻聊天,從法律聊到教育。季鴻哥分享了一個有趣的事情─在他大兒子國小6年級的時候,有一天晚上11點多才從外面回來,季鴻哥問他去了哪邊?怎麼這麼晚回來?
除了國泰永續高股息(00878)以外,其實還有其它的ETF具有收益平準金機制。以台灣掛牌的11檔高股息ETF來說,總共有6檔,依據掛牌時間,包含:
不過,在整理的過程中,佑佑發現,掛牌順序雖然是這樣,但實際上納入收益平準金機制的先後順序卻不是如此。00713是2022年9月才開始正式實施收益平準金機制、00731則在2019年9月、00878是2021年7月。反倒是比較新的高股息ETF,一掛牌就內建收益平準金機制(詳見表1)。
一轉眼,又到了5月的報稅季!2023年申報2022年的所得時,如果你的收入是死薪水,跟前一年幾乎一模一樣,那今年你要繳納的綜合所得稅稅額就會降低喔!不過,這樣到底該不該開心呢?沒關係,進來不多、起碼先省起來(大誤)。
因為通膨關係,財政部調整了報稅時的幾個關鍵因子,其中,跟一般人大有關係的包含免稅額及扣除額。我們先來認識所得稅的公式:
A先生收入穩定,為人正直、口碑好,B先生靠打臨時工維生,常常跟朋友周轉。某一天,2個人都突然跑來找你借錢,並說願意支付利息,你會借給誰?又或者,你會要求誰支付比較高的利息?想必,你一定比較願意借給A先生,如果同時都借,也會想跟B先生收取比較高的利息,避免後來本金一去無回。
其實,這就是債券利率背後的道理,只是在財經市場裡,有一些專用的名詞,譬如:信用評等。如果發行債券的單位信用評等高,其給出的利率就會相對較低;反之,發行單位的信用評等較低,就會需要給出較高的利率,以吸引市場的投資人願意借錢給他。在債券的世界中,違約風險跟利率的關係真是清楚明瞭呢(茶)。
借錢免利息?佑佑的朋友──小K是個狠人!那天,我們聊到近期利率上升,很多房貸族、車貸族、甚至信用貸款等,都因為還款利息變多,導致生活更加拮据。沒想到,小K說她跟銀行借了一筆300萬元的短期貸款,期間做了一件事,所以她等於沒付到利息!
她做了什麼?別急!讓我說一下巴菲特孩提時的故事,因為「跟富人學習」,案例永遠不嫌多!而且小K讓我第一個聯想到的人,就是巴菲特了。
為什麼大家都說2023年投資「債優於股」?而且還不是說說而已,已經看到很多資金流入債市!
根據台灣指數公司的指數化投資報告顯示,2023年1月,股票型ETP商品單月資金淨流入為220億3,000萬美元,遠低於去年同期624億7,000萬美元,但債券型ETP商品單月資金淨流入達251億6,000萬美元,遠高於去年同期41億2,000萬美元。補充一下,ETP是Exchange Trade Product的縮寫,是「證券交易所交易產品」的統稱,包含ETF、ETN等。
「如果你欠銀行100美元,那是你的問題;如果你欠銀行1億美元,那是銀行的問題。」2023年3月,發生了2起財經界的大事件,讓佑佑想到這句話,先是美國的矽谷銀行倒閉、接著是瑞士的瑞士信貸爆出財務地雷,不過,這兩起事件並不是放款造成的問題,而是升息惹的禍。
但今天不是要討論事件的成因,而是想聊聊,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台灣,一般人會遇到什麼狀況?跟銀行往來有2種常見關係:要嘛你是存款人,把錢放在銀行裡面;要不你是借款人,跟銀行借錢出來。
台灣的投資人向來非常喜歡配息型的產品,佑佑的親友也是,除了會問我高股息ETF的資訊以外,還記得在2015年、2016年那段時間,不少人也會討論債券資產,不過那個時候債券ETF並不熱門,大多數人都是在討論債券基金。
在2015年之前,美國維持了好一陣子的低利率,甚至還有不少國家呈現「負利率」,直至2015年下半年,美國開始升息,而債券的價格走勢因為跟市場利率呈反向關係,所以債券的價格逐步下修、殖利率開始往上攀升。隨著利率、債券價格走穩後,據佑佑的財經體感溫度計測量,債券基金的討論熱度隨之降溫。
隨著這幾年ETF愈來愈熱,台灣的投資人也愈來愈知道相關的眉角在哪裡,譬如,「總費用率」因為是內扣成本,過往不太容易被注意,但現在大家都知道,因為複利效果的關係,費用率長期將會對ETF的績效造成影響,因此都會拿出來檢視。
快速複習一下,買賣ETF除了手續費、交易稅這2項「外加」的成本之外,它還有「內扣費用」,也就是前述提到的總費用率。ETF由投信發行、管理,所以內扣費用包含了管理費、經理費,還有其他的支出,如基金經理人在買賣證券時需要支付交易稅、指數授權費、受益人會議費用、財務報表會計師簽證費用等。這些錢怎麼付?答案是直接由ETF的資產中扣除,並不是由投資人另外拿錢支付。
台灣的低利環境已經不在!過去一年,不少位朋友跟佑佑抱怨房貸壓力愈來愈大,當然呀!因為去年是2020年以來第一次升息,在此之前,台灣處在一個降息的環境,而且去年央行總共升了4次,共升了0.625個百分點。
假設房貸利率原先1.4%,經過2022年的升息之後,房貸利率會提升至2.025%,在貸款100萬元的狀況下,貸款期間20年、無寬限期、本息攤還,每個月的房貸負擔會從4,780元變成5,071元,每個月多出291元。
引領2022年投資市場變動的關鍵在於升息,而2023年最大的風險則來自於經濟衰退。許多景氣預測機構紛紛下調全球各個主要經濟體2023年的經濟成長率,以標準普爾(S&P)在去年11月中的預測來看,美國、歐元區、英國甚至會小幅衰退(詳見圖1)。
圖1:主要經濟體的GDP預測,2023年多較2022年差
新年,大家有什麼新目標嗎?之前,佑佑因為存股都是亂存、隨便存、沒有計畫的存,所以不會特別關心自己的股息到底多或少,但近2、3年,我開始認真執行存股計畫,所以給自己設定了「領息」目標,希望每年可以領到12萬元的股息,等於每個月幫自己加1萬元的現金流。
先說明,這是存股的動力,不代表我會拿出來花用。而且,設定這個目標的意義在於─因為退休後,現金流才是最重要的事情,如果我可以現在就慢慢累積,直到「現金流大於月薪」或是「現金流大於生活費」,那麼提早退休也是可以考慮的唷!就算繼續工作,也可以多一點人生掌控權,嘿嘿!
若要用一個字來形容2022年的市場,你會選哪一個字呢?佑佑會選「升」,這個升,當然不是指資產的升值,是指美國利率的上升,因為這個事件引領了2022年全球資產的震盪。
每一年的經濟狀況,其實都是延續先前的趨勢,2022年的市場,我認為最起碼要從2020年疫情在全球大爆發之後來看,當時疫情關係,全球陷入封城、經濟活動停擺,為了救市,美國只好降息,再度執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(QE),讓現金流回市場。
元大高股息(0056)的50檔成分股名單出爐了!原先0056的成分股檔數是30檔,但在2022年12月16日之後,將調整為50檔。因為成分股增加,更多「殖利率中段班」的學生會被納入,很多人擔心股息因此變得比較差,但是,真的會這樣嗎?佑佑也很擔心,畢竟我是0056的小股東之一,所以我們就來觀察這些成分股的獲利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