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全球股市創高,將來我們只會一直刷新史上最大跌點跟漲點,畢竟假設同樣都波動5%,1萬點跟2萬點的漲跌點計算結果,可是差了1倍!面對波動加劇的市場,如果你跟佑佑一樣,是長期存ETF的投資人,想要在低檔穩穩加碼,可以怎麼做?整理實用的3個原則給大家。
原則1》加碼的策略要在大跌之前就想好
隨著全球股市創高,將來我們只會一直刷新史上最大跌點跟漲點,畢竟假設同樣都波動5%,1萬點跟2萬點的漲跌點計算結果,可是差了1倍!面對波動加劇的市場,如果你跟佑佑一樣,是長期存ETF的投資人,想要在低檔穩穩加碼,可以怎麼做?整理實用的3個原則給大家。
原則1》加碼的策略要在大跌之前就想好
近期日股ETF連5發!累計下來,台灣目前共有8檔相關的標的,它們的差別在哪呢?讓表格控佑佑來幫大家快速分類。截至2024年8月23日,共8檔日股ETF可以分成3大類,跟台股ETF的分類一樣,包含:以市值為主要考量的「市值型ETF」、考慮高股息的「高息型ETF」、最後是聚焦特定產業的「產業型ETF」。
市值型(4檔):富邦日本(00645)、國泰日經225(00657)、元大日經225(00661)、復華日本龍頭(00949)。
8月初的大跌,你有加碼到高股息ETF嗎?台灣股市在8月初經歷了上沖下洗,連續兩個交易日刷新史上最大跌點,先是8月2日下跌1,004點、接著下一個交易日又跌了1,807點,光是這兩天,就跌掉了大盤過去2、3個月的漲幅,這也再次印證了市場的特性─緩漲急跌。
遇到下跌,老是很恐慌?想等低點再加碼,但每次低點總在回頭後?你需要的,是在股市上漲時,就規畫好加碼的策略,不要想著「一定要買在最低點」,因為反彈往往也總是以你措手不及的方式出現。
台灣的期貨市場又有新玩意了!期交所將在7月29日推出「微型臺指期貨」,對投資人來說,避險、作價差都將有更靈活的選擇,而且保證金為1萬2,050元,是「正常」台指期貨的20分之1,小資族若想實戰操作期貨,善用「微型臺指期貨」的門檻將大幅降低。
我們常常聽到「大台」、「小台」,這是什麼?跟「微型臺指期貨」又有什麼關係?這篇讓佑佑來幫大家白話文科普。
追蹤大盤的ETF可能是將來你的資產組合中,不可或缺的配置之一,為什麼呢?讓佑佑先來說一個故事。
年中的時候,我和一位朋友聊天,他以前是某大投信的基金經理人,後來離開職場,成為專職投資人,對話過程中,他提到,這兩年股市大好,但他卻覺得錢愈來愈難賺,我們不約而同地認為,這是台灣的市場愈來愈傾向「效率市場」的關係。
月配息的ETF愈來愈多,每次領配息,都要被扣10元的匯款手續費,看似不多,但如果張數少、配息金額不高,匯款手續費其實很傷!要節省匯費,就動手改一下領配息的銀行帳戶吧!
在開立證券帳戶時,投資人都需要多開立一個銀行帳戶用以「交割」,也就是存放買賣股票現金的帳戶,稱為「交割戶」。而投信公司發行ETF,一樣需要有一個銀行帳戶來買賣進出,也就是所謂的「保管銀行」。
退休要準備多少錢?根據基富通今年所做的「萬人退休大調查」結果顯示,平均預期退休金為1,403萬元,相比2020年的調查結果1,111萬元,多了將近300萬元。這其實不難理解,因為隨著物價通膨,退休要準備的錢當然也要跟著變多,不然「錢變薄」,一樣的金額,買到的會是下降的生活品質。
我曾經遇過有朋友誤會了「通膨」這件事,他說,「通膨不就2%左右,那100元的東西就差不多是102元,還好啊!又沒有差多少?」我接著問他,再過一年,若通膨又是2%呢?他說,「還是102元啊?通膨又沒有變多!」
2024年上半年,台股上演驚驚漲,7月4日,全球更一起見證了台積電(2330)變成千金股!但隨之而來,很多人就想問,到底該不該停利?佑佑想跟大家聊聊ETF的投資策略,先強調,投資理財的策略沒有對或錯,只要合乎邏輯,同時兼顧自己心裡舒坦,那就是很棒的投資了!
那我怎麼思考跟操作呢?針對不同的ETF,我的做法不一樣,可以拆成產業型、市值型、高息型3種ETF的策略:
想要早點退休,真的不要輕忽你現在對於每一塊錢的分配。佑佑想分享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,我把一筆錢慢慢滾大,現在變成固定配息的債券,而且這筆債息還幫我養基金,雖然金額、報酬率不是非常高,但因為是同一筆錢慢慢累積、變大、移轉的過程,所以我非常有感。
事情是這樣的,我在畢業後,開始工作的第一年,就想要存錢,但當時我沒有太多投資股市的觀念,所以,同學畢業後去了保險業,我便跟他買了6年期的美元儲蓄型保單,逼自己儲蓄。
存股也可以「出租」,賺借券費!上個月,佑佑在報稅時發現稅單上有「租賃所得」,仔細一看,是股票出借所賺取的「借券費」,一年下來,積少成多,不僅cover我過去一年所有配息的匯款手續費,還有一種多領一次股息的感覺!借券費是什麼?這篇來和大家談談基本的觀念。
聽到「借券」,就知道有「出借人」跟「借券人」。出借人就是有股票的人,然後借給需要的人,什麼人會把股票出借呢?通常就是存股族,因為平時存著,沒有什麼用途,有人要借,就借給他,可以賺取「借券費」,藉此活化資產;什麼人要借股票呢?借券目的除了放空之外,也可以從事避險、套利等策略性交易。
基金規模千億元以上的高股息ETF有5檔,陸續在5月、6月換股,而其中最早開始調整的是國泰永續高股息(00878)和元大台灣價值高息(00940),若簡單用算術平均數來看新的成分股名單,這2檔ETF的成分股平均殖利率都不到4%!尤其00940今年的配息,恐怕要讓投資人失望了!
00878換股3進3出、00940換股21進21出
最近被不少朋友問,存金融股跟存ETF哪個好?我個人選ETF,原因沒別的,就是懶!好啦!當然不是這麼簡單,因為綜合考量之下,我覺得存ETF的CP值最高,我們從績效、風險兩個方面來看。
說到績效,用實際的數據PK看看!國人最愛定期定額的金融股,前3名是兆豐金(2886)、玉山金(2884)、合庫金(5880),ETF則是國泰永續高股息(00878)、元大高股息(0056)、元大台灣50(0050)。
ETF的配息,到底要不要課稅?這答案不是二分法!因為,雖然大家帳戶裡面領到ETF的配息是「一筆錢」,但實際上,這一筆錢的來源並不全是「股利」,所以要不要課稅,得視每一塊錢的來源是什麼,讓佑佑來幫大家說明。
由於ETF是一籃子股票,在買進成分股後,會收到來自成分股的配息;換股的時候,可能會有資本利得;而現在還有收益平準金,簡單理解,收益平準金是新申購的投資人,視當時基金規模中有多少比率是股息,而自新申購的資金中提撥對應比率的收益平準金,避免稀釋前面投資人的股利率,所以收益平準金可以算是投資人的本金。
台灣掛牌的高股息ETF目前有5檔基金規模逾千億元,合計加總有超過1兆元的資金,而5月、6月是它們調整成分股的時間,因此,近期市場上的高殖利率個股討論度都極高!但是,現在大盤都上2萬點了,還有高殖利率的股票可以選嗎?佑佑對未來1年的配息,看法相對保守,為什麼?別急,讓我們順著邏輯看下去。
唉唷,5月報稅季又來了!對一般人而言,每個月最大的生活支出,多半都是房租或房貸,這部分有節稅的可能嗎?答案是:Yes!佑佑來幫大家解說租屋族的節稅方式,大家千萬不要把所得稅申報想得很複雜,其實就是「比大小」跟「加減乘」而已,還沒有「除」喔!
先來說明所得稅的公式,要先算出「綜合所得淨額」,再乘以適用的累計稅率算出「應納稅額」,共有2個公式:
「ETF募集」可以說是2024年第1季投資圈的重要關鍵字,但是,事情還沒結束!光是4月下半月,股票型ETF就還有3檔要準備募集,而且全部都是高股息ETF,此外,它們的共同特色是月配息、有收益平準金機制。
按照股票代碼排序,這3檔ETF分別是兆豐台灣電子成長高息等權重(00943)、野村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(00944)、群益台灣科技高息成長(00946)(詳見表1),以下簡單介紹。
AI股持續發燒,想搭上AI熱潮,該怎麼辦?台股中就有許多ETF可以參與,而且,你想要投資海外市場、或甚至想買到一些熱門股輝達(NVIDIA)也有標的可以選!因為台股掛牌的ETF當中,有一群是以科技類股為主軸的標的,過去1年績效最好的ETF,報酬率高達89.1%!
先來科普一下,如果這檔ETF的成分股,全部都是台灣的公司,那我們會把它歸類成「國內ETF」,如果成分股的母池包含海外市場,不論美國、中國、韓國等,我們會歸類為「海外ETF」,所以雖然掛牌在台灣,但你會在海外ETF的成分股中看到非台灣的公司。
定期定額買零股來存股,這是許多投資人長期投資的方式,但你知道買ETF的零股有3種方式嗎?而且3種方式買到的零股價格不一樣!佑佑秉持好奇、實證的精神,用實際成交價統計,發現「定期定額」方案真的比較有利投資人!
3種買ETF零股的方式,定期定額不怕買不到
ETF募集價10元!這是真的便宜嗎?最近ETF募集真的太夯了!好多檔ETF募集都超過百億元,要知道,市場上很多ETF的基金規模都不到百億元、甚至小於10億元。但是,佑佑要大聲說,10元不見得便宜!參加募集前,千萬不能只看募集價啊!為什麼我說不見得便宜,用白話文幫大家舉2個例子。
舉例1》同一時間,募集價不同
一般人配置高股息ETF,都是為了穩定領息,但沒想到,2023年不少高股息ETF因為持有AI股,使得股價大漲,被投資人取了「飆股息ETF」或「高飆股ETF」的外號,現在2024年開局,AI股看起來仍是今年市場共識的主流股,那麼高股息ETF經過去年下半年的陸續換股,今年誰還有機會繼續被稱為高飆股ETF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