佑佑也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愛好者,但是,遇過幾次困擾,那就是預設的停利點到達後,全部資金贖回,雖然繼續定期定額扣款,卻因為贖回的資金可以扣好幾個月,導致佑佑這中間就完全沒有再投入一毛錢在基金帳戶,資產累積就慢了下來。
用數字舉例比較清楚,假設佑佑每個月固定投入3,000元到某檔基金,預設20%停利,投資10個月後,投入本金為3萬元,但報酬率來到20%,所以帳面上的價值為3萬6,000元。
佑佑也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愛好者,但是,遇過幾次困擾,那就是預設的停利點到達後,全部資金贖回,雖然繼續定期定額扣款,卻因為贖回的資金可以扣好幾個月,導致佑佑這中間就完全沒有再投入一毛錢在基金帳戶,資產累積就慢了下來。
用數字舉例比較清楚,假設佑佑每個月固定投入3,000元到某檔基金,預設20%停利,投資10個月後,投入本金為3萬元,但報酬率來到20%,所以帳面上的價值為3萬6,000元。
基金新手上路啦!最近,我和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妹子聊天,去年畢業後,她找工作找了幾個月,到了現在,終於穩定下來,因此她想要開始存錢,但她從未接觸過任何金融商品、也沒有太多興趣深入了解,只想要先來個「基本套餐」。
她的狀況,很適合不用天天盯盤、只要選對大方向的「基金」,但她對基金的基本觀念一知半解,所以,這篇文章,佑佑盡量用白話文的方式解釋觀念,希望基金新手們更容易上手!
「反正有些東西買回家裡,也都放很久沒拿來用,那就乾脆加到購物車,真的有需要再去結帳就好啦!」佑佑有一天和貴婦姊姊聊天,她這麼跟我說,「而且現在到貨都超快的。」我驚訝,因為貴婦姊姊資產頗豐,沒想到也是一枚省錢達人,再者,這個方法真是延遲購物慾望的好招,我居然沒想過!
延遲購物慾望,有什麼好處?從長遠來看,現在少花1萬元,放到未來退休,這筆錢可能會變成2萬元,甚至更多,不要覺得不可能,想想「72法則」是什麼?其公式為:72÷投資報酬率=資金翻倍的年數,舉例來說,假設報酬率6%,72÷6=12,表示在報酬率6%的狀況下,資金約12年可以翻倍。
富人賺錢,都是運氣好!這句話是真的!雖然以前的我也認為,賺錢確實需要機運,卻不知道,運氣可以像隨手可摘的果實,自己培養,直到我看了《習慣致富》這本書,改變了我的想法。所以佑佑要來和大家分享,如何用運氣栽培自己的財富果實。
先來談談「運氣」,運氣不是只有分好運、壞運,在《習慣致富》這本書中提到,人的運氣有4種:
每年年末,對佑佑來說是很重要的時間點,從12月底一路到過年前,有很多事項可以規畫,而這些計畫不侷限於理財,也包含了許多人生的願望清單,藉由這些計畫的輔助,讓我對來年有更多期待、然後試著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。
有哪些事情可以規畫?要怎麼做呢?讓我來跟大家分享!
「我買○○股,賺了5%!」「賣掉XX股,我賺了2萬!」「這檔股票,害我賠了1個月的薪水…」我們常常耳聞這樣的討論,雖然知道個股的賺賠可以用來檢討,但其實,真正重要的,不是單一個股的盈虧,而是整體資產或說整體投資帳戶是否有正成長。
那麼,該怎麼記錄投資帳戶的數字呢?佑佑自己採用的是期初、期末的概念,簡單來說,就是看看每年的1月1日帳戶有多少錢,然後到了當年的12月31日,再看看帳戶有多少錢,兩個數字比一比,就能知道今年賺錢還是賠錢。
轉眼間又到了新的一年,去年的理財目標,你有達標嗎?佑佑秉持著每季整理資產、每年結算並設定新目標的原則,不免俗地,一樣要來規劃2021年的理財目標,同時利用Excel記錄下來。
在和大家分享我的年度理財計畫表之前,先來說個小故事。1979年,哈佛大學對當屆的MBA畢業生進行調查,研究他們的目標設定與日後成就關聯性,調查結果如下:
這陣子,網路跟朋友間都在傳一篇新聞:《砸頭期款買股!他5檔慘賠30% 崩潰勸世:人多地方別去》,佑佑替他的錢默哀一下…回來正題,我看完的感想是「千萬不能把短期要用的錢拿來投機」,我們不討論這個個案,因為我也不知道他規劃多久以後要買房,所以就來說說理財的大原則吧!
我們在累積資產的過程中,一定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目標,譬如出國、買新車、買房子、足夠的退休金等等…這些目標,可能會在人生的各個階段被實現。目標愈遠,可投資期間愈長,能承受的風險波動就愈高;目標愈近,投資期間愈短,能承受的風險波動就愈小。
想要擁有一檔股票,可以怎麼做?當然,你可以去市場上買進,或是參與股票申購,用抽籤的方式抽抽看,但你知道嗎?其實還有第3種方法─參與「競價拍賣」!
近年來,股票申購抽籤非常熱門,因為不少股票的申購價與目前市價的價差大,投資人若是幸運中籤,往往能有不錯的報酬率。但是,新股抽籤的中籤率不高,根據證交所統計,2019年、2020年(截至12月3日),初次上市櫃的新股中籤率都不到1%,分別為0.93%、0.92%。
最近小資族最熱中的投資話題就是「零股交易」啦!10月底,盤中零股交易上路,佑佑也跟風了一波,某天在盤中掛單,將手上的零股賣出。不過,賣掉之後,就…一陣空虛,因為就是零股交易啊(笑)。
話說回來,主要還是因為現在買賣零股很方便,在盤中零股交易上路前,投資人就可以在盤後買零股,或是透過券商的定期定額方案慢慢累積股子。不過,不論是上述3種的哪1種方式,通通都要繳付手續費!如果你沒有注意到這件事,小心投資輸在起跑點!
省錢,比你想的更簡單!某天參加講座,佑佑認識了「奉茶」這個APP,它的用意,主要是推廣環保,開發者在APP上列出可以免費喝水的「找水地圖」,使用者只要自備杯具,就可以到這些奉茶點喝水。
很多人覺得省錢,就跟做環保一樣不容易,但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小事,只要動動手、多帶一個杯子,你就可以省錢,甚至同時做環保!像以奉茶這個APP來說,就打中了我的痛點。我曾經出門,因為口乾舌燥,只好到附近便利商店花錢買水喝,但我覺得好浪費錢,因為公園可以裝水喝、公司可以裝水喝、捷運站也可以…
勞保、勞退傻傻分不清?很多人聽到勞保恐會在2026年破產,於是以為自己的勞退也要泡湯了,但是!這2個是完全不同的東西,勞保是大水庫,你先繳、別人領,但勞退是自己的水杯,你裝多少水、未來就喝多少水,沒有破產的問題。
勞退是一人一杯,不會破產
這幾年,在股票市場開戶的新同學愈來愈多,從證交所公布的資料來看,2020年1月至7月,第一次擁有股票交易戶頭的人數新增逾38萬人,比起過去幾年全年的新增人數都還來得多。
這群投資小白,不知道有沒有選對適合自己的券商呢?人家說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,好的券商能幫你在投資路上加分,譬如節省大量手續費、或是有問題總能找到人幫助。
「當時我賣掉那棟房子賺了800萬元,但我每個月還是只給自己幾千塊當作生活費!」說這段話的人是小K。因緣際會下,佑佑認識了30多歲的包租婆小K,她的故事很精彩,但今天,我們不說太多她的故事,而是想跟大家分享現金流的重要。
在小K剛踏進房地產領域時,正值房市起漲,她買了一塊素地,加工成整棟收租的套房,穩定收租一段時間後,有買方來詢價,她選擇賣出,然後賺了800萬元!
這次要來分享一個很沉重的故事…是佑佑身邊的真實案例。有一天,苦主H小姐的母親打給我,說H小姐最近在用某個線上交易平台投資,她擔心是詐騙,於是跟我說了一個對岸的銀行名稱,請我幫忙查一下。我估狗後,發現是對岸上市櫃的銀行,所以跟她說不要太擔心,但請H小姐不要再投錢進去了。
因為,初步想來就有2大問題,首先,因為該銀行是對岸的公司,萬一有糾紛,台灣的金管會根本管不了,出事沒保障;其次,對岸有著嚴格的外匯管制,進去容易、出來困難,資金可能卡在大陸。
「年輕人最常犯的理財問題是什麼?」有一天要上節目,企劃人員在腳本裡寫了這一題。說實話,也許以前接觸的人事物不夠多,佑佑沒有認真想過這件事,但隨著年紀漸漸增長(菸),看到的理財狀況也愈來愈多。我發現,現在年輕人最常犯的理財問題可以簡單歸納成2種極端類型:心急、不心急。
心急》病急亂投資,當心卡死自己
「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」,已逝的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過這句話,而這句話,相信大家最近應該常常讀到,因為第一季的股市,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場危機。佑佑也想到狄更斯的《雙城記》,開場就寫著「這是最好的時代,也是最壞的時代。」人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所處的時代,卻可以在時代中創造自己的故事。
在這波上下震盪中,有人受傷、也有人賺錢,但我們不要只看見傷疤,而是要從中找到機會。該怎麼做呢?在管理學中,有一門策略管理的學問,很常被企業用來作為發展的總體謀劃。我們不妨借用這套邏輯,來替自己的理財投資做規劃。